进入2022年,锂电池材料扩产热度依旧不减。
据EVTank预计,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在2025年达到1059GWH,正式进入TWH时代,并在2030年达到2661GWH。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145万吨。
面向TWh时代的产能缺口,相关企业负极材料业务加快规模扩张的步伐。
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加快规模扩张
从行业来看,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供应商有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日立化成、凯金能源、韩国浦项化学等,头部厂商目前都在加速扩产。
日前,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乳源东阳光氟树脂有限公司与广东乳源县政府达成初步投资意向,拟在乳源新建2万吨/年PVDF与4.5万吨/年R142b项目,总投资金额约14亿元。
1月4日,杉杉科技眉山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正式开工。公告显示,杉杉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80亿元,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据媒体统计,仅今年1月份便有最少5个负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超200亿,抢先加速扩产后,相关企业未来市场占有率及行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负极材料的火热市场也吸引了国内外上市公司的投资布局,诸多以前不涉及负极材料的企业也开始纷纷加入赛道之中。
2021年11月30日,全球油气设备龙头杰瑞股份也开始加快了布局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步伐,其公告称,公司与嘉庚创新实验室赵金保团队合资设立硅基负极材料公司,旨在共同致力于硅碳纯品、氧化亚硅纯品及硅基复合负极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推广、新技术迭代、工厂建设、商业化市场应用。
11月26日,神马集团、禹州市人民政府、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宣布签约建设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
该项目初步计划一期投资10.5亿元,建设3万吨/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之后2至3年,陆续投资30亿元,逐步打造年产10万吨高端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基地;再经过3至5年,累计投资60亿元,打造年产20万吨的高端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基地。
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33.5万吨,同比增长150%,其中人造石墨占比最高。相关机构研报指出,预计2021年全年石墨负极材料需求为48万吨,到2025年达到134万吨,规模达430亿元,其中人造石墨规模超300亿元,占比71%。
来源:石墨盟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lv, meng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