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燃料电池周报,系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与国内知名电池上市公司——雄韬股份(微号:vision002733,股票代码:002733)联合推出燃料电池资讯类周报(每周三推出,归属“电池智库”栏目),旨在通过更具价值的数据、报告或资讯等给行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认知和分析,给实业制造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同时我们将根据读者、行业、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与项目对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合适资本推动中国燃料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另外,探索与企业或机构联办栏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满足公司和市场、用户需求。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电池网总编室 雄韬股份
2022年6月22日
【公司】雄韬氢雄科研项目获批湖北省科技厅2022年度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6月21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省科技厅关于2022年度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拟立项项目的公示》通知。武汉雄韬氢雄申报的《基于谐波抑制技术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智能高频碳化硅控制器开发》通过专家遴选,项目答辩流程,予以批准立项。
本项目的目标是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中多个电控及电力电子部件的融合设计,形成面向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应用的一体化智能控制器;完成实验室功能验证后,在车辆上实现小批量到量产的应用验证,形成成熟的一体化控制器产品。(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焦点】全球燃料电池领域先锋企业巴拉德拟投资17.6亿在沪投建研发总部
6月16日,在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总投资5658亿元的32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627亿元的4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全球燃料电池领域先锋企业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作为重大产业项目签约企业,投资17.6亿元在上海建立研发总部,其首席执行官麦楷文表示,公司将立足上海、扎根中国,带来更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投资百亿!年产300套加氢站装备!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开工
6月16日,厚普股份(300471)消息显示,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该产业园预计总投资100亿元,旨在西南地区打造一个国际领先的氢能装备产业集圈和氢能应用生态圈。
据介绍,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分为四大功能区,包含年产300套加氢站智能装备生产基地,氢能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自主研发基地,与四川大学合作的低压固态储氢等大规模氢储能装备基地,以及联合四川省特检院共建的全国首家国家级氢储运加注装备的技术创新中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新研氢能
【融资】新研氢能完成逾亿元A轮融资 目标2025年达到科创板上市条件
6月22日,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研氢能”)对外宣布,公司于近日完成A轮融资,获得过亿元资金加持。据悉,本轮融资由亦庄国投领投,吉富创投、中创永兴创兴、厦门东方汇瑾、厦门源志及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个人跟投。
新研氢能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研氢能位于北京亦庄的总部建设、新研氢能成都基地及大同基地建设、新研氢能北京研发中心及大连研发中心研发团队扩充,产品升级及市场拓展等方面。(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国内】上海:目标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
据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月20日消息,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上海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正式印发。
《规划》提出,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储输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水平大幅提升,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10万吨/年。(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国际】欧盟计划到2025年将绿色氢电解槽产能提高10倍
据外媒报道,6月16日,欧盟委员会启动了一项计划,到2025年将欧盟的绿色氢电解槽生产能力提高10倍。今年5月首次宣布的这项电解槽合作计划,将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聚集在一起,以提高电解槽的产能——用于生产可再生能源氢的技术——从目前估计的每年1.75吉瓦提高到17.5吉瓦。(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一汽解放
【公司】推进新能源战略 一汽解放300台氢燃料电池车交付
6月17日,一汽解放举行“氢装上阵 E启蓝途”300台氢燃料电池车交付上海、北京、山西发车仪式,包括载货、自卸、牵引三个产品系列,覆盖城市物流、城建渣土、短驳倒运等多个应用场景。
据悉,2021年9月29日,一汽解放发布了“15333”战略,即“蓝途行动”的新能源战略,计划在2025年销售新能源整车12万辆,占总销量的20%,收入达到500亿元;2030年销售新能源整车32万辆,占总销量的50%,收入达到1500亿元;2035年销售新能源整车50万辆,占总销量超过70%,收入超过2500亿元。自“15333”新能源战略以来,一汽解放快速推进“蓝途行动”,吹响了向新能源转型的“冲锋号”。其中,氢燃料电池是一汽解放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也是研发创新的重要技术路线。(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青岛港
【城市】全国首座港口加氢站!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加氢站全资质全牌照运营
根据青岛港发布的消息,6月16日,全国首座港口加氢站——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加氢站取得青岛市加氢站第一个《气瓶充装许可证》,该项目完成了规划、消防等全部竣工验收手续和资质办理,实现全资质全牌照运营。
该站投产运营后,解决了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车辆加氢需求,在“中国氢港”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昇辉科技拟联合9家新能源公司 在内蒙古投建氢能零碳产业园
昇辉科技(300423)最新消息显示,6月17日,公司参加内蒙古新能源重卡产业发展大会,与当地政府共同探讨氢能源在重卡领域的应用。会上,包头青山区政府与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昇辉科技、广东喜玛拉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新能源公司签约。昇辉科技副总经理宋晓刚代表公司与包头青山区政府签署了《关于零碳产业园示范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昇辉科技计划联合合作方与包头市青山区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以制氢装备、制氢工厂、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等氢能源产业链为主要业务内容的零碳产业园,推动氢能产业在包头市集聚发展。(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张家口市人民政府
【城市】国家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拟落地河北张家口
据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消息,6月19日上午,张家口市政府与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国创河北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举行国家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筹)合作框架签约仪式。
据了解,国家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包括总部和“可再生能源+氢”综合示范基地。总部将建设总部大楼,氢能研发中试平台和氢能产业孵化器,开展氢能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装备研制和氢能创新企业培育。氢能综合示范基地将围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氢能的本地消纳模式,开展大规模绿氢制备、绿氢合成绿氨、燃料电池汽车氢能供应、基于氢/氨的发电和热电联供,氢/氨作为绿色材料在冶金化工应用等的综合示范,打造“可再生能源+氢”的全新绿色产业生态。(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政策】成都:到2025年绿氢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0吨以上
6月1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在氢能方面,文件指出,积极发展绿色氢能。构建“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绿氢之都”。加快东方氢能产业园、华能集团水电解制氢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绿氢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0吨以上,支持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加氢一体化试点。规划建设加氢站40座,加快构建半小时加氢网络。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应用,拓展氢能在工业、储能领域应用,建设成渝绿色“氢走廊”。
同时,文件要求,探索推进5G基站、充电桩、加氢站、数据中心、分布式光伏、储能等多功能综合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投运分布式综合能源服务项目50个以上。(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规划】重庆: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 到2025年规模达到1500辆
日前,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在氢能方面,《规划》明确:建设成渝氢走廊,开展氢能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到2025年规模达到1500辆,建设多种类型加氢站30座。
同时,《规划》要求,围绕中国西部(重庆)氢谷、成渝氢走廊建设,稳步提升制氢能力,并探索优化储运方式,适度超前建设加氢基础设施网络。以两江新区、九龙坡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为龙头,积极打造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推动氢气制备、储运、终端供应全产业链发展。(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收购】BP将收购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和绿氢中心AREH40.5%股权 7月1日开启运营
全球石油巨头BP近日宣布将收购亚洲可再生能源中心(AREH)40.5%股权并成为其运营商。该中心位于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和绿氢中心。
收购事项获批后,BP将于2022年7月1日起开启项目运营。计划分阶段开发陆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发电量达26GW,相当于每年生产超过90TWh,约占澳大利亚2020年总发电量的1/3,项目占地6,500平方公里,预计AREH项目满负荷生产时可生产160万吨绿氢或900万吨一年的绿氨。(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图片来源: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
【公司】鸿基创能高性能膜电极及PEM电解水制氢项目投产 膜电极年产量500万片
6月17日,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鸿基创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以下统称“鸿基创能”)高性能膜电极及PEM电解水制氢项目投产。据悉,鸿基创能专注于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研发生产,计划投资3亿元,膜电极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后,产能将达到燃料电池膜电极500万片/年,2022年营收预计达到一亿。(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国际】日本出光公司与JERA将合作在日本建立氢供应链
电池网获悉,6月16日,日本出光和JERA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MoU),规定双方将共同考虑在伊势湾地区建立氢供应链。出光和JERA将利用双方积累的技术、知识和资产,为建立稳定、经济的氢供应链作出贡献,作为实现碳中和努力的一部分。两家公司还将与“中部氢气利用研究小组”合作,该小组正在努力在整个中部地区建立跨行业的氢气供应链。(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凸显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自2021年8月起,我国批准了北京、上海、广东、郑州和张家口为首的五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建议,并计划为期4年的示范发展。2021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电动车、燃油车百公里综合成本为924元、441元、528元,根据灼识咨询预计,到203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电动车、燃油车百公里综合成本为445元、405元、538元,同比增长-51.8%、-8.1%、+1.8%,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凸显,降成本幅度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我的电池网):燃料电池周报丨厚普氢能装备产业园开工!上海目标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破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