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不断突破创新的电池技术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保驾护航,而高技术人才更是不可或缺。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有地方政府政策的拉动和终端市场需求的双重带动,大力地带动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增长,龙头企业动向不断:亿纬锂能加紧扩产,比亚迪也开始为特斯拉提供电池产品。
同时,动力电池的发展速度直接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不断突破创新的电池技术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保驾护航,而高技术人才更是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了解。
一、近日行业热点
6月7日,亿纬锂能公告,公司拟定增实控人90亿元。其中60亿元将在湖北省荆门市投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HBF16GWh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建设年产20GWh46系列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产能、年产16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产能。30亿元拟与曲靖市政府、曲靖经开区管委会就公司在曲靖经开区管委会区域内投资建设“年产10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
6月8日,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比亚迪将为特斯拉提供电池产品。近年来,比亚迪也在不断扩建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目前比亚迪已建成及规划中的电池生产基地共有十九座,合计产能达421GWh。
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投资于动力电池项目的建设,建设完成之后,随着电池的制造行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锂电人才需求结构在不断演化。现在很多工序都实现了设备替代,不再需要那么多一线操作工人,但却新增了很多涉及设备开发、保养、改造的工程师需求。
二、市场需求
受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锂电池需求暴增、锂产品供不应求等因素影响,除新能源汽车以外,其市场应用场景更是覆盖消费电子产品(手机、笔电、平板等)、电动工具、出行工具、清洁电器、储能等多方面。
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场景
据工信部数据,我国2021年锂离子出货量中,消费、动力、储能型锂电产量分别为72GWh、220GWh、32GWh,分别同比增长18%、165%、146%。2022年1-2月,储能电池出货量超过9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30GWh。
且锂电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很快,又在多方面的应用场景中使用,其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不言而喻,人才的技术要求是企业是实现产品量产的一大体现。
三、人才需求
伴随锂电扩产潮的高涨,行业用人需求呈井喷式增长,用工成本水涨船高,而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却可遇而不可求,造就了短期的结构性紧缺;与此同时,锂电行业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员工直呼“内卷”严重。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至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需求达到120万人,人才缺口高达103万人。
扩招大潮下,企业如何提升招引能力,同时消弭人力增长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将人才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成为必修课。
为员工提供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安排技能和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培养,是解决人才需求的好办法。
四、总结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对应于行业市场的需求,为帮助从业人员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在岗人员的技术水平,由电池联盟、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电池制造工职业技能培训班。
培训内容包括材料学基础知识、电子电路基础知识、机械基础知识、电化学基础知识、电池生产工艺知识、安全生产知识、产品开发与设计基础知识、管理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


往期干货
点它,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电池联盟cbcu):人才培养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强心剂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