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钨新能35亿定增落地加速扩产 四国资股东包揽定增已浮盈30亿
厦钨新能35亿定增落地加速扩产 四国资股东包揽定增已浮盈30亿


来源 | 长江商报


厦钨新能(688778.SH)35亿定增靴子落地,获得控股股东鼎力支持。

根据定增结果,厦钨新能本次发行股份4897.84万股,募集资金35亿元,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厦门钨业(600549)及间接控股股东旗下3家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定增发行价仅71.96元/股,截至8月17日收盘,厦钨新能报收132.66元/股,以此计算,参与定增的4名国资股东共计浮盈29.73亿元。
记者注意到,厦钨新能去年8月才在科创板上市,首发募资及此次定增,两次融资金额合计达到50.41亿元,均用于产能布局。此次定增,公司将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扩产项目及补流还贷。
今年上半年,厦钨新能锂离子正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21%,并继续占据钴酸锂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宝座。
厦钨新能35亿定增落地加速扩产 四国资股东包揽定增已浮盈30亿获社保基金青睐
8月15日晚间,厦钨新能披露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公司本次发行股份4897.84万股,发行价格为71.9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5.00亿元。
本次发行对象共4名,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福建省国资委控制的公司。
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厦门钨业获配3540.44万股,获配金额25.3亿元;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冶金控股控制的其他关联人冶控投资、三钢闽光(002110)、潘洛铁矿分别获配699.69万股、559.75万股、97.96万股,获配金额分别为5亿元、4亿元、7000万元。
以8月17日132.66元/股的收盘价计算,上述发行对象分别浮盈21.67亿元、4.28亿元、3.43亿元、5862.71万元,合计浮盈约30亿元。
此外,在本次发行后,由于总股本增至3.01亿股,厦钨新能的前十大股东也将发生变化。
其中,厦门钨业持股增至1.51亿股,持股比50.26%。冶控投资持股增至1.64亿股,持股比增至5.47%。而此前持股377.36万股、位列第十的金圆资本管理(厦门)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第十大股东则由持股1.86%的三钢闽光替代。
除此之外,二级市场上,厦钨新能似乎颇受社保基金青睐。
2022年半年报中,厦钨新能前十大流通股东最新持股情况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增持厦钨新能53.5万股至200.06万股,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占总股本比例为0.8%。以8月17日132.66元/股的收盘价计算,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持有市值2.65亿元。
记者注意到,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及全国社保基金四零三组合进入厦钨新能十大流通股东,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持股144.05万股,社保基金四零三组合持股108.08万股,分别为十大流通股东的第一、第三名。
不过,到了今年二季度全国社保基金四零三组合减持10.45万股,退出了厦钨新能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与此同时,多家机构也在二季度买入厦钨新能,除社保基金外,合计共有6只公募基金新进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第二、第三大股东为广发瑞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南方科创板3年定期开放混合基金,分别持有125.03万股、101.72万股。此外,广发旗下的广发多因子灵活配置混合也持有厦钨新能78.67万股,成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厦钨新能35亿定增落地加速扩产 四国资股东包揽定增已浮盈30亿

上半年正极材料销量增长21%
上市不过一年,为何密集进行募资,还得到国资股东的鼎力支持?记者注意到,这或许与厦钨新能所在的行业下游庞大的需求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厦钨新能前身为厦门钨业下属的电池材料事业部,自2004年开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并于2016年12月新设公司独立运行,成为厦门钨业下属的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子公司。
据了解,在三元材料领域,厦钨新能与中创新航、松下、比亚迪(002594)、宁德时代(300750)及国轩高科(002074)等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钴酸锂领域,亦与宁德时代、三星SDI、村田、LGC、欣旺达(300207)、珠海冠宇及比亚迪等公司合作。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327GWh,预计到202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450GWh,未来四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3%。
2022年上半年,厦钨新能锂离子正极材料销量为4.02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三元材料销量为2.15万吨,同比增长91%;钴酸锂销量为1.87万吨,受3C消费类市场整体滞涨的影响,整体需求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定,全球市场占有率仍稳居行业第一。
中报显示,厦钨新能上半年实现营收143.02亿元,同比增长117.8%;实现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112.2%。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由于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的CPT技术,从电池结构上提升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磷酸铁锂出现爆发性的增长,但三元材料也在快速增长,不过增长速度不如磷酸铁锂。
厦钨新能在磷酸铁锂方面也早有布局。公司2009年就建有磷酸铁锂中试线,并持续不断投入研发。目前,公司已公告计划在四川雅安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的项目,一期两万吨,预计2023年投产。

而此次定增35亿元,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厦钨新能源海璟基地年产3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扩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END

厦钨新能35亿定增落地加速扩产 四国资股东包揽定增已浮盈30亿

电池中国网相关业务联系


  媒体宣传咨询  

联系人:吴女士 

手机:(86)18611555116(微信同号)

邮箱:wulijuan@cbea.com


  稿件咨询  

联系人:闫先生 

手机:(86)18515816697(微信同号)

邮箱:yanzhigang@cbea.com


  研究报告咨询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86)18910499049(微信同号)

邮箱:zhoubo@cbea.com


  行业会议咨询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86)18910499049(微信同号)

邮箱:zhoubo@cbea.com


联系人:吴先生 

手机:(86)13269999859(微信同号)

邮箱:wumingshan@cbea.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消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厦钨新能35亿定增落地加速扩产 四国资股东包揽定增已浮盈30亿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lv, meng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