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学社丨欣旺达梁锐:电池是一个“生命体” 应参照人体健康思路去对待

峰会倒计时   2  

Li+学社丨欣旺达梁锐:电池是一个“生命体” 应参照人体健康思路去对待

2022轻型电动车用锂电池技术及应用国际峰会(BLEV2022)


时 间:2022年6月29日-30日

地 点:广州南丰朗豪酒店

主 题:新周期·新动力·新挑战

会议规模:400+

撰稿丨电池中国

编辑丨麦 子
美编丨CBEA独耀

“电池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不能把它简单地看作是一个产品,它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且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健康状况是不同的,我们应按照人的健康模式来看待和解决电池安全。”在625日于广州举办的“Li+学社”交流中,欣旺达副总裁梁锐如是说道。

Li+学社丨欣旺达梁锐:电池是一个“生命体” 应参照人体健康思路去对待
图为欣旺达副总裁梁锐在Li+学社发言交流

纳百家之长、汇行业之力、携众人之手,为助力我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625日,由电池中国网主办的第15期“Li+学社”大讲堂在广州举办。

目前业界对于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已经形成很多共识,比如电池安全应做到本征安全、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梁锐指出,产业界对电池安全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思路和认识,目前所欠缺的是如何把本征安全、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用系统化思路进行完善,将三者更加全面、缜密、合理,以及低成本的融合,从而达到电池安全管理的目的。

在梁锐看来,电池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电池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而且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健康状况也是在变化的,且这种变化是非线性的,不确定性非常大,我们应按照人的健康模式来看待和解决电池安全:

第一、“治未病”。扁鹊名气很大,但是他说他大哥技术最好,未发病的时候可以看出病兆;二哥是有了病可以给治好,扁鹊是人快死了给做手术,所以他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因为他能把一个将死的人拯救过来,但实际上扁鹊认为老大水平最高。“治未病”就给了我们在电池安全研究上一个提示:研究安全失效的机理,并且通过有效的表征方法,找出安全失效形成的过程,包括内部动力学的原理。

第二、防恶化。如果真的发生热失控了,怎样防止其恶化?燃烧需具备三要素:燃料、氧气、点火能量。电池的热失控是符合燃烧三要素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基于对三要素的追根溯源,从而对电池内部温度控制,电池材料析氧、易燃等进行安全设计,可以降低电池热失控、扩散甚至燃烧,“明白燃烧三要素原理对我们电池安全设计有指导意义。”

第三、做保健监测。据介绍,欣旺达近几年搭建了一个安全管理的云监测平台,通过对所有在用电池数据及时的收集,比如温度、电压、电流还有均衡情况,通过大数据的算法、边缘计算的方式来预测电池寿命和安全的状态。梁锐表示,尽管不能百分百从本征安全上保证它,但通过算法、大数据、OTA方式进行管理和预警,可以提前几个小时给出预警和解决方案,这要明显优于国标要求的5分钟、30分钟预警、逃生时间,对于消除消费者的安全焦虑有很好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谈及电池相关标准建设,梁锐建议,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互认,现阶段我国在电池技术和应用上已经走到全球前列,但是标准体系并未提升到相应水平,影响了国内技术全球化进程,“标准建设应有大的格局和定位”。

梁锐进一步解释道,目前中国电池、材料产量全球最大,技术最为丰富,产业化应用经验也积累雄厚,但在很多国际标准制定上,国内却很少参与,没有太多主导权,导致了很多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受阻,或需要重新认证、检测,产生较大负担。

梁锐建议,国内企业可以依托技术、应用,通过协会联合产业链企业,制定一系列相关标准,构建系统性的锂电标准体系,并与ISO官方等国际机构对接,“把中国企业技术的优势体现出来,尤其要打破未来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运营当中可能遇到的技术壁垒,将是非常有利并且重要的一件事。”


Li+学社丨欣旺达梁锐:电池是一个“生命体” 应参照人体健康思路去对待

    扫码加入Li+学社

    杨女士 18611850612 

    yangyan@cbea.com

    请备注:

    LI+学社+公司名+姓名

 版 权 声 明 

本文为电池中国原创(微信号:cbea_battery),转载请注明出处。开白请联系(微信号:wswdxcr0325)获得授权。

Li+学社丨欣旺达梁锐:电池是一个“生命体” 应参照人体健康思路去对待

电池中国网相关业务联系


  媒体宣传咨询  

联系人:吴女士 

手机:(86)18611555116(微信同号)

邮箱:wulijuan@cbea.com


  稿件咨询  

联系人:闫先生 

手机:(86)18515816697(微信同号)

邮箱:yanzhigang@cbea.com


  研究报告咨询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86)18910499049(微信同号)

邮箱:zhoubo@cbea.com


  行业会议咨询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86)18910499049(微信同号)

邮箱:zhoubo@cbea.com


联系人:吴先生 

手机:(86)13269999859(微信同号)

邮箱:wumingshan@cbea.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消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Li+学社丨欣旺达梁锐:电池是一个“生命体” 应参照人体健康思路去对待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lv, meng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