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丨mybattery

9月15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一是坚持系统观念,从全产业链审视锂产业发展和价格问题。二是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当前关键窗口期,研究制定推动锂产业发展相关工作方案。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协同,规范有序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权威发布丨工信部推动锂资源保供稳价:生产企业不得严重背离成本定价

9月16日,工信部官网消息,为促进锂资源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保障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9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发展改革委产业司、价格司,自然资源部矿权司、矿保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关报价平台,以及锂资源、锂盐、正极材料重点生产企业参会。

参会单位认为,我国锂资源具备满足国内需求的储量基础,当前锂资源生产供应总体保持稳定,供需基本平衡,未来两年随着新增资源开发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锂产品供应将大幅增长,更好满足下游产业发展需要。锂行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公平开放的产业环境。

会议强调: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从全产业链审视锂产业发展和价格问题。鼓励上下游企业通过签订长协等方式建立利益长期共享的协作关系,合力维护供应链畅通稳定,并肩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二是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当前关键窗口期,研究制定推动锂产业发展相关工作方案,从“多开发、稳进口、减量化、促回收”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协同各方加快国内资源开发利用,尽快形成供给能力。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协同,规范有序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龙头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生产企业不得串通定价,不得严重背离成本定价,报价机构要规范报价,为稳定价格和预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发挥积极作用。

近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突破50万元/吨,较两年前,价格上涨了逾10倍。

锂资源价格再涨,电池回收作为获取锂资源的另一途径也广受业内关注。

9月16日,工信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主题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大退役电池柔性拆解、高效再生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

另外,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行,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建议,除了从企业自身方面去强化供应链韧性之外,还需要从政策层面推动电池产业保供稳价,例如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推动加快国内锂矿等资源勘探开发;加强电池回收行业的规范和引导,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完善行业生态链和“城市矿产”;加强市场规范和监管,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垄断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导电池材料市场价格理性回归。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lv, meng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