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蜂巢能源100%控股的藤青青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和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常青藤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青藤公司”)在江西上饶正式启动。此举标志着蜂巢能源正式官宣进入电池回收领域,新能源循环行业也将迎来一位值得期待的实力新玩家。


杨红新指出,通过常青藤公司,蜂巢能源将加快实现产业闭环,并通过资源回收利用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蜂巢能源电池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再生材料的回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内供给来源,有助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还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有效降低生命周期碳排放,助力中国“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
廖恒星表示,通过与蜂巢能源的合作,中伟股份可以借助合作方的渠道优势获得可观的电池回收数量,而结合自身在原材料回收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双赢,共同助力碳减排。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装机量也进入爆发增长期。未来几年,我国动力电池将进入规模化报废期。环保、资源以及政策三大核心要素,强力驱动电池回收加速发展,电池回收的风口正在到来。行业研究显示,未来十年电动车及储能电池回收规模将呈指数级增长,2025年将突破100GWh,2030年更是达到800GWh。动力电池回收已经成为电池全产业链布局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蜂巢能源已经着手规划再生资源产业,通过联动上下游全产业链,将有助于提升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效率,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规模日益扩大,促进回收行业良性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