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瓴新能源将投建年产5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

撰稿丨电池中国

编辑丨麦 子
美编丨CBEA独耀

日前,安徽蚌埠市怀远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怀远经济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昱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昱瓴新能源)签订了年产5万吨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拟定公司名称为昱瓴新能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据悉,昱瓴新能源安徽项目总规划年产5万吨硅基负极材料,一期规划年产1万吨。从原料加工、制备合成、中间品加工、复合到成品加工,集全工序于一体,将成为昱瓴新能源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开发生产基地。

昱瓴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硅氧碳SiOC、硅基SiC、多孔硅基和人造石墨等)研发、生产、销售和解决方案的综合供应商。目前,公司硅基负极产品已经在低端(容量420-650mAh/g)、中端(容量650-1000mAh/g)、高端(容量1000mAh/g以上)布局。

公司现拥有发明专利15项。其中硅氧碳(SiO@C)采用控制含氧量/优化结构形貌为基础的“低锂耗”技术,结合碳包覆提升电子电导率、稳定化学/电化学反应界面、提升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从而达到高首效、长循环的目的。该技术比“预锂化”技术更安全,更易加工,储存更方便,且成本更低。

目前,天然石墨、人造石墨是主流的锂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路线,近年来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的应用也日趋广泛。从技术上来讲,石墨负极体系向硅基负极体系升级是重要趋势。

从理论上来讲,硅材料的克容量高达4200mAh/g,远高于石墨材料的372mAh/g,是目前已知能用于锂电池负极的材料中理论克容量最高的材料。因其比容量大,能极大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硅材料被认为是新一代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国轩高科、三星SDI、LG新能源、SKI、蜂巢能源、星恒电源、力神电池等电池企业都在积极导入硅基负极材料,通过在石墨负极材料中“掺杂”或小比例添加,来改善和提高电池的各方面性能。

在材料企业方面,目前国内不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硅基负极材料,贝特瑞、杉杉股份、江西紫宸、深圳斯诺、中科电气、江西正拓、硅宝科技、创亚动力、大连丽昌等都在积极推进硅基负极的产业化。

 版 权 声 明 

本文为电池中国原创(微信号:cbea_battery),转载请注明出处。开白请联系(微信号:wswdxcr0325)获得授权。

昱瓴新能源将投建年产5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
电池中国网相关业务联系


  媒体宣传咨询  

联系人:吴女士 

手机:(86)18611555116(微信同号)

邮箱:wulijuan@cbea.com


  稿件咨询  

联系人:闫先生 

手机:(86)18515816697(微信同号)

邮箱:yanzhigang@cbea.com


  研究报告咨询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86)18910499049(微信同号)

邮箱:zhoubo@cbea.com


  行业会议咨询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86)18910499049(微信同号)

邮箱:zhoubo@cbea.com


联系人:吴先生 

手机:(86)13269999859(微信同号)

邮箱:wumingshan@cbea.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消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昱瓴新能源将投建年产5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lv, meng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