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看点丨产业链融资规模增加 警惕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阶段性产能过剩

导语丨mybattery

对于未来是否会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于清教强调,本轮扩产潮有需求支撑,且经上轮的深度洗牌,投资已相对理性。政策方面也在通过加强引导来预防盲目扩产,所以未来的产能过剩将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

行业看点丨产业链融资规模增加 警惕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阶段性产能过剩

近日,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链融资规模增加,是因为锂电池是资本市场认可的高成长赛道,在市场需求支撑下,投资扩产规模与金额空前,企业融资补血需求迫切。同时,股权投资是上下游企业进行深度绑定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大批传统能源化工巨头携资金与资源向新能源领域转型,也推升了股权融资的热度。对于未来是否会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于清教强调,本轮扩产潮有需求支撑,且经上轮的深度洗牌,投资已相对理性。政策方面也在通过加强引导来预防盲目扩产,所以未来的产能过剩将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

于清教表示,近年锂电产业链融资规模大幅增长,首先,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是资本市场广为认可的高成长赛道,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市场需求快速扩容,投资信心不断增强。其次,在市场需求支撑下,企业投资扩产规模与金额空前,融资补血需求迫切。于清教认为,股权投资是共建产业生态链和上下游企业深度绑定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大批拥有资金与资源优势的传统能源化工巨头向新能源转型时,通常会选择与行业内现有企业进行合作,也推升了股权融资的热度。产能过剩或将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因此前投资过热和大量新面孔入局,磷酸铁锂、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阶段性产能过剩的风险值得警惕。于清教进一步表示,近日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六氟磷酸锂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为5.6万吨,已接近2021年全球出货量,预计今年全球出货量将达13万吨。而据各企业在建产能进展,至2022年底,全行业名义产能将达22万吨,2023年将达40.5万吨,名义规划产能已严重过剩,整个行业的供需关系或将在2022年底发生改变。
行业看点丨产业链融资规模增加 警惕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阶段性产能过剩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我的电池网):行业看点丨产业链融资规模增加 警惕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阶段性产能过剩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lv, meng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