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氢能与燃料电池分会副秘书长周波等调研组一行来到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氢枫能源”),实地调研氢枫能源在氢能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及企业发展情况,并同氢枫能源董事长助理兼财务总监曹俊等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调研组一行与氢枫能源相关负责人合影 据了解,氢枫能源于2016年成立,以加氢站建设及运营为起点,拓展上下游产业链,致力于打造“制、储运、加、用”高科技氢能网络,在制氢、储氢、加氢站建设等方面,具备核心技术与设备产能。目前,氢枫能源已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多项氢能产业链项目服务及相关大型氢能装备。 根据《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计划》(2020-2023年),明确氢能规划重点。到2023年,上海规划加氢站接近100座并建成运行超过30座,目标为构建全国最大的加氢网络。 图为氢枫能源董事长助理兼财务总监曹俊参与座谈 据曹俊介绍,目前制约加氢领域发展最大的痛点是运输环节。现在运氢多采用长管拖车,一方面单车只能运输约300公斤氢气,运输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到目的地后,由于压差等问题,有一定量残余氢气无法卸载,降低了实际运输氢气量。 因此,高压气态的氢气储运模式,存在着氢气储运量低、高压安全隐患、运输距离较短等瓶颈,较难满足氢能行业的发展需求。 针对上述痛点,曹俊介绍,固态储氢因其可以大幅提高体积储氢密度、常温常压安全性好、氢气纯度高、可长距离运输、跨季节安全存储等优势,使其在国内逐渐受到关注,氢枫能源正通过一系列实际成果与布局,助力镁基固态储氢产业快速发展。 氢枫能源固态储氢车示意图 据介绍,氢枫能源固态储氢装备采用的是镁基合金材料。作为镁基固态储氢产业的先行者,氢枫能源的优势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掌握固态储氢核心技术。氢枫能源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院士团队,基于后者30余年的研究,产学研相结合,掌握这一环节核心技术;融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全球独家专利。 其二,具备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优势。氢枫能源目前已初步形成上游制氢、中游储运、加氢,以及下游用氢的氢能网络布局,提供加氢站建设及运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尤其在固态储氢的应用场景中具备优势。 其三,具备充足产能。氢枫能源在新乡投建的全球首条千吨级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生产线已初步完成,而随着宜兴工厂的建设还将进一步提高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产能。 不仅如此,在设备国产化方面,氢枫能源自主研发、生产加氢站关键设备,包括隔膜压缩机、加氢机、卸气柜、顺序控制柜、氮气柜、充装柜等,并通过大量站点应用的实践经验促进设备技术不断创新,实现应用-改进-创新的良性循环。 同时,据介绍,氢枫能源“以5G+数字孪生”为方向建设氢元宇宙数字化管理平台H2META,将所有加氢站、工厂、车辆运营基于现实建模,解决各业务场景下的生产管理、运营协同等难题。 图为氢枫能源氢元宇宙固态储氢车运维界面示例 图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氢能与燃料电池分会副秘书长周波参与座谈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