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丨mybattery

澳洲公司GME Resources Limited发布公告,公司已与汽车生产制造商Stellantis签署一项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MOU),用于未来销售西澳大利亚NiWest镍钴项目的电池级镍和钴硫酸盐产品。

国际瞭望丨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牵手澳洲矿企 签署镍钴供应谅解备忘录

10月10日,澳洲公司GME Resources Limited(简称“GME”)发布公告,公司已与汽车生产制造商Stellantis签署一项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MOU),用于未来销售西澳大利亚NiWest镍钴项目的电池级镍和钴硫酸盐产品。

公告显示,GME是一家在ASX上市的勘探和开发公司,在西澳大利亚拥有镍、钴和黄金权益。GME的主要资产是其100%拥有的NiWest镍钴项目,一项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了该镍/钴矿床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具体来看,NiWest镍钴项目每年将生产约90000吨电池级镍和硫酸钴产品,目前,GME已在钻井、冶金试验和开发研究上投入了3000多万澳元。该项目的最终可行性研究将于本月开始。从位置来看,NiWest加工厂的拟定位置距离澳大利亚最大的镍钴加工厂嘉能可(Glencore)的穆林穆林(Murrin Murrin)作业区约30公里。

GME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Paul Kopejtka表示:“我们现在期待着在开始对NiWest镍钴项目进行最终可行性研究的同时,进入更详细的谈判。与Stellantis达成最终协议将是使NiWest项目进入商业运营的关键一步”。

Stellantis首席采购和供应链官毕高诚表示:“确保原材料来源和电池供应将加强Stellantis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价值链,同样重要的是,可以助力公司积极实现脱碳目标。”

此外,电池网注意到,根据Stellantis此前公布的“Dare Forward 2030”长期战略规划,到2030年,公司目标实现在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达500万辆,在欧洲销售的所有汽车均为纯电动车型,在美国售出的汽车中有50%为纯电动车型。为此,Stellantis计划到2025年在电气化和配套技术方面投资350亿美元。

在电池方面,Stellantis预计2030年市场需求为400GWh,其中欧洲市场250GWh,北美市场150GWh。因此Stellantis将电池储备从原计划的140GWh增至约400GWh,将由5家电池制造工厂和其他的供应商提供支持。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lv, meng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