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网站10月27日消息,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41.8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汽车制造业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66085.1亿元,同比增长6.7%;利润总额达3706.8亿元,同比降低1.9%。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分析称,汽车制造业利润虽同比下降1.9%,但在产业链供应链修复、新能源汽车生产增长等因素带动下,降幅收窄5.4个百分点。
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新”而行,当前新能源汽车对汽车产业经济效益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3.65%。1-9月,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71.3万辆,同比增加184.2万辆,增长98.48%,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21.34%。
中汽协数据显示,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3.5%。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表示,在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70万辆,按照这一趋势,今年全年大概率将突破650万辆。
目前,汽车传统消费旺季已经到来,近期多家机构也发布研报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今年销量有望达700万辆。
东方证券研报预计,四季度国内新能源车单月销量将突破70万辆,四季度合计超200万辆,全年达到650-700万辆。
平安证券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达到456.7万辆,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680-700万辆。插电式混动增速领跑,前三季度累计销量98.7万辆,预计2022年插电式混动车销量将达到160万辆。
中信建投指出,供给端,BYD、Tesla产能持续爬坡,新势力L9、G9、ET5、ES7,自主品牌SL03、海豹等新车的交付即贡献纯增量;需求端,下游需求依旧强劲,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月销量环比持续增长。中信建投预计10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售70-71万辆,叠加商用车73-74万辆;维持全年新能源车700万辆销量预期。
此外,在业绩方面,近期已有部分车企发布三季度报告或预告,其中,长城汽车前三季度业绩实现增长,比亚迪业绩也大幅预增。
10月21日,长城汽车(601633)发布2022年三季度财报。今年1-9月,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994.80亿元,同比增长9.56%,净利润81.49亿元,同比增长64.80%。在前三季度,长城汽车销售新车80.2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9.69万辆,同比增长14.31%。
10月17日,比亚迪(002594)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亿元-95亿元,同比增长272.48%-288.85%;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3.13元至3.27元。
对于业绩增长,比亚迪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是原因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180054辆,同比增长249.56%。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地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
除了比亚迪,宁德时代(300750)、亿纬锂能(300014)、欣旺达(300207)、鹏辉能源(300438)、国轩高科(002074)等动力电池领域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也实现了盈利。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国轩高科业绩实现翻倍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